
一提起花生,很多人都不陌生。花生被譽為“長生果”,不僅吃起來甘甜香脆,營養還特別豐富,常吃對身體有好處。然而卻有研究指出,營養價值如此之高的花生,會增加癌癥擴散的風險?
這種說法是真的嗎?花生在什么情況下容易致癌?又應該怎么吃呢?
2021年7月,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醫學期刊《癌變》上發表了這樣一項研究成果。
研究人員發現,花生中有一種叫花生凝集素的碳水化合物結合蛋白,當人體食用花生后這種物質可迅速進入血液循環并與血管壁(內皮)細胞產生相互作用,可以幫助腫瘤細胞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。
在這項研究結論的限定條件有兩條:
1)為癌癥患者;
2)第二是大量食用花生。
而在這項研究中,該研究團隊證實了:當癌癥患者大量食用花生,可導致“花生凝集素”增加,進而產生更多促進癌細胞轉移的細胞因子,并最終可能增加癌癥擴散轉移風險。
不過值得欣慰的是,研究發現只有大劑量地攝入花生(大概是250g,也就是半斤花生)后的一小時左右才可能會增加轉移的風險,而低劑量攝入花生(25g~35g,約30~40顆),則對腫瘤的轉移無影響。
花生富含有益于心臟健康的營養素,比如單不飽和脂肪酸、多不飽和脂肪酸、礦物質、纖維素和膳食纖維等。這些營養物質可以改善脂質/脂蛋白水平,增強對血糖的控制,從而能夠有效抑制炎癥。還可以預防由高血壓、高血糖等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。
花生中含有大量的亞油酸,這種物質可使人體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排出體外,避免膽固醇在體內沉積,而且花生中的鋅元素含量很高,可激活中老年人腦細胞,有抗老化作用。
可以吃一盤醋花生,醋有活血散瘀的功效,中醫臨床常用于治療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。做法也很簡單,將半碗帶衣的生花生米泡入醋中,7天后取出,每天早晚吃10粒。血壓下降后,可隔數日服1次,長期堅持,對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有一定效果。
花生之所以能補血,全都是因為那層紅皮,也就是花生衣;ㄉ鸀槭裁茨苎a血呢?因為它入脾經,可補脾胃之氣,而脾既可生血,又可統血,通過補脾胃之氣,便可達到養血的目的。
花生對泛酸和噯氣癥狀確實有較明顯改善作用。泛酸與噯氣是胃黏膜分泌過多胃酸所致,而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,適量蛋白質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,而適量的脂肪則可以刺激小腸黏膜分泌腸抑胃液素,抑制胃酸分泌。另外,花生含磷脂,對胃黏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花生養胃只針對胃酸較多的患者而言,一般的胃炎患者不能多吃,會加重不適。
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:963558